脑CT灌注(CTP)重要指标解读
脑CT灌注(CTP) 是指在静脉注射造影剂时,对脑部相应层面通过连续多次同层扫描,以获得该层面每一像素的时间-密度曲线,其曲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,间接反应器官血流灌注量的变化。如果能陪着患者去CT室检查一次,就可以非常生动的理解,会看到检查床会来回反复扫描。
CTP在超时间窗患者中评估血管内治疗的意义重大,倘若出现核心梗死体积与缺血区域不匹配,积极血管内治疗,患者往往是可以获益的。
图片
首先了解几个常用指标:
TTP(达峰时间):造影剂到达脑组织至造影剂达到最大量的时间。
MTT(平均通过时间):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到静脉需要的时间,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 。
CBF(脑血流量):以每100g脑组织内每分钟的血流量[ml/(100g.min)],人类的灰质约为:80ml/(100g.min);白质为:20ml/(100g.min) 。
CBV(脑血容量):每100g脑组织内含血容量[ml/100g],正常成人约为4-5ml。
Tmax(Time to Top):指碘对比剂可以到达所有组织的时间,代表脑组织储存血液功能达到最大值的时间,是反应组织灌注改变及脑组织梗死的敏感指标。半暗带:将Tmax大于6秒、小于10秒的脑组织区域定义为半暗带,是最广泛被接受的指标;此时CBV正常或轻度增加。
核心梗死区:将Tmax大于10秒以上,CBV出现下降时,此区域脑组织定义为核心梗死区。
图片
缺血组织体积与核心梗死体积比值:mismatch
灌注不足缺血:TTP延长,MTT正常或延长,局部CBF减少,局部CBV正常或轻度减少。 侧支循环形成:TTP、MTT延长,局部CBF增加或者尚可,局部CBV正常。 脑梗死核心梗死区:TTP、MTT延长,局部CBF明显减少,局部CBV明显减少。 脑梗死缺血半暗带:TTP、MTT延长,局部CBF明显减少,局部CBV正常或增加,与rCBF不匹配。 血流再灌注:MTT、TTP缩短或正常,局部CBF正常或轻度增加,局部CBV增加。 过度灌注:局部CBF、局部CBV均明显增加。
图片
DIFFUSE3实验证实,满足核心梗死体积<70ml,缺血半暗带>15ml,mismatch>1.8的急性缺血型脑卒中患者6-16h血管内治疗依然存在获益。DAWN研究证实,发病时间在6 至 24 H,a. 梗死体积<21 ml 且 NIHSS ≥ 10(且年龄≥ 80 岁),b. 梗死体积<31 ml 且 NIHSS ≥ 10(年龄 < 80 岁),c. 梗死体积31 ml 至 51 ml 且 NIHSS ≥ 20(且年龄 < 80 岁)。
神经介入——DAWN、DEFUSE-3研究入组标准
图片
另外颅内血管狭窄性病变,评估是否需要血管内治疗,也需要灌注来评估。(对于sICAS高风险(经过强化内科治疗无效、重度狭窄、责任血管供血区存在低灌注、侧支循环代偿不良)人群,选择支架置入治疗sICAS可能是合理的(C-LD级证据,弱推荐)。)
总结不易,如果觉得有用,可以动动手指点赞鼓励一下哦,你的支持是我努力更文的动力,谢谢你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“宁王”上新!行业率先量产
下一篇:没有了